11.香蕉冠网蝽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18页(1445字)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1-2.4毫米。初羽化时银白色,后渐变成灰白色。头小,棕褐色。复眼大而突出,黑褐色。触角4节,第3节细长,末节稍膨大,棕褐色。喙4节,末端黑色,伸达后足基节间。前胸背板具网状纹,形状特异,侧背板呈翼状扩展,并向上翘起,前部形成囊状头兜,前尖后圆,覆盖头部,后部与三角突的壁状中脊相连接,两侧为小翼状的侧脊,三角突具网纹。胸部腹板的中央两侧隆起,中央成槽状,喙置于槽中。前翅长椭圆形,膜质透明,具网纹,翅基及近端部有黑色横斑,翅缘具毛,前翅长远超过腹末;后翅狭长,仅达腹末,无网纹,有毛。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顶端有一卵圆形的灰褐卵盖,初产时无色透明,后期白色。若虫一龄若虫体长0.5-0.7毫米,初孵时白色,以后体色渐深,体光滑,体刺极不明显。头部淡黄褐色,复眼淡红色,喙伸达第4腹节。二龄若虫体长0.8-1.2毫米,头部黄褐色,复眼黄褐色。体刺明显可见。三龄若虫体长1.4-1.6毫米,头部棕褐色,复眼红色,喙伸达第3腹节,翅芽出现,体刺肉眼可见。四龄若虫体长1.7-1.9毫米,头部褐色,复眼紫红色,喙伸达第2腹节,翅芽明显可见,腹部中段黑褐色。五龄若虫体长2.0-2.1毫米,头部黑褐色,复眼紫红色,前胸背板盖及头部,两侧缘稍突出。翅芽已达第三腹节,其基部及末端有一黑色横斑。

【发生规律】:

香蕉冠网蝽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6-7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世代重叠,但各代均有明显的发生高峰期。第一代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第二代于6月上中旬,第三代于7月中下旬,第四代于8月中下旬,第五代于9月下旬,第六代于11月中下旬,如冬季气温较高亦能完成一代。在常温27.5℃情况下,一代历期34.5天左右,各虫期分别为:卵期13.5天,一龄若虫3天,二龄2天,三龄3天,四龄3天,五龄3天,全若虫期13天,成虫期25天(其中产卵前期8天)。成虫羽化后1、2小时后便能取食,5天后便转叶为害或飞迁到邻近植株心叶下第2、3片叶背面取食,并行交配产卵。交配后4天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的叶肉组织内,相对集中产在一处,每产完一粒卵即分泌胶状物质覆盖于卵上,使叶片的外观呈褐色斑块。每堆卵约10-20粒,但也有多个雌虫聚集产卵成块的现象。一般每雌虫产卵2-5次,共产卵35-45粒,有的多达60余粒。产卵期8-15天。低温明显影响其活动。如冬季气温下降到15℃时,便静伏不动,待温度回升后再恢复活动。台风及暴雨对其生存有明显影响,而单纯阵雨而影响不大。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经常检查香蕉园,发现受害严重的植株时,应及早割除严重受害叶片,并集中烧毁或埋入土中,以减少虫源。

(2)化学防治 发现受害植株时,应及时喷药防治,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初期的防治尤其重要。选用药剂有50%敌敌畏乳油、90%敌百虫晶体和40%乐果乳油等农药1000-1500倍液喷杀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香蕉冠网蝽〔Stephanitis typica(Distant)〕,属半翅目网蝽科。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以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呈褐色小斑点,而叶片腹面则呈花白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虫口密度大时,叶片出现局部发黄和全叶枯死现象。

上一篇:9.香蕉弄蝶 下一篇:1.菠萝凋萎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