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荔枝蝽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30页(1949字)

【形态特征】:

成虫体近似盾形,雌虫体约24-28毫米,雄虫较少。黄褐色,胸部的腹面披白色蜡粉。触角4节。臭腺开口在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雌虫腹部末端节腹面中央分裂;雄虫腹部末节背面有1下凹的交尾构造。卵近圆球形,常14粒排成一卵块。若虫共五龄,一龄体椭圆形,体色由鲜红变深蓝色;2龄以后体呈长方形,中胸发达,后胸小,腹部狭长,均缺翅芽;三龄有翅芽,但仍不发达,体长10-12毫米;四龄翅芽稍长,体长14-16毫米,五龄体形似四龄,色泽较前各龄略浅,翅芽长达第三腹节中部。三龄以后具有明显翅芽(图2-4)。

图2-4 荔枝蝽蟓

1.成虫 2.若虫 3.卵 4.为害状

【发生规律】:

福建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躲藏在茂密叶丛的叶背或树洞、石隙等处越冬。当温度在10℃以下,多不活动,突然振动树枝,即行坠落。第二年约3月春分前后,气温达到16℃左右时,越冬成虫开始在枝梢、花穗上取食,交配产卵,每次产卵十四粒排列成块。每个雌虫能产5-10个卵块。卵期长短与温度有关:3月中旬平均气温18℃左右时,卵期20-25天;4月上旬(清明前后),平均气温20℃左右时,卵期17-19天;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平均气温22℃左右时,7-12天。温度越高,卵期天数越短,若虫孵化越早,荔枝受害越严重。

清明后,果园可见若虫陆续孵化。4-5月是若虫大量出现,正是荔枝抽梢、开花及幼果期,若虫刺吸嫩芽、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常引起落花落果。若虫遇风雨则避居叶背,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即射出臭液以自卫,或即行下坠;但不久又可爬回树上。三龄以上若虫抗药性增强,五龄时最强。5月上旬以前大部分是三龄前若虫,为药剂防治适期。

6月以后老熟若虫相继羽化为新的成虫,旧成虫(经越冬后,春暖出来交尾产卵的成虫)陆续死亡。7月中旬羽化成虫最多,这时成虫喜食嫩梢、果穗。因此,从五龄若虫至新成虫这段期间,是大量取食,积累脂肪,准备越冬,抗药性强。春季恢复活动的越冬成虫,经过取食、交尾,卵巢发育,脂肪消耗,呼吸代谢旺盛,自然抗药性下降,这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 喷药时机应掌握两个关键:①春暖期约3月上中旬,大部分越冬成虫由越冬场所飞回果园进行交尾时,消灭越冬成虫。这时的越冬成虫经过生殖发育,脂肪下降,代谢旺盛,自然抗药性下降,是防治时机。②4-5月在低龄若虫(3龄以前)发生盛期喷药1-2次。此时低龄若虫体小,蜡质少,对药剂较敏感,当药液喷到虫体后容易被接触吸收,效果很好。

可选用如下药剂种类喷杀:90%敌百虫结晶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杀虫效果好。广东报道,用胶体硫200-300倍液喷杀,温度在25℃以上效果好,25℃以下低温防治效果不明显。2.5%敌杀死乳油(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喷杀。

(2)人工捕杀 ①消灭越冬成虫。利用越冬成虫在低温时期(10℃以下)活动力差,且又群集于避风,温暖的密叶丛中的特点,于寒冷的早晨突然猛力摇动树枝,使成虫坠地集中捕杀或烧毁。②采摘卵块。于4-5月间产卵盛期,从树上摘除卵块并予杀死。③消灭若虫。用竹竿扎草或破布球,沾上荔枝蝽象虫体捣烂后的汁液或尿、煤油,然后以此熏落若虫。熏落之前在树头堆沙或细土混草木灰,使坠落的若虫不能上树,集中捕杀。

(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平腹小蜂防治荔蝽已在广东省推广。人工繁殖足量的平腹小蜂,每年早春在荔枝蝽刚产卵时开始放蜂,隔10天放一次,共放三次,每株树有虫150头左右,放蜂500头。如虫口密度大,每株超过400头虫,应与化学防治结合,先喷敌百虫压低虫口密度,再放蜂。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sa Drury)又名荔蝽,俗称臭屁虫。属半翅目蝽科。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省(区)。主要为害荔枝、眼。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幼果汁液。被害处变褐色,导致落花落果。受惊扰时,害虫放射的臭液在嫩叶等处,使其造成灼伤状,果壳变成焦褐色,臭液触及人的眼睛及皮肤,可引起辣痛。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

上一篇:3.荔枝溃疡病 下一篇:2.荔枝酸腐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