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柑桔大实蝇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03页(2330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3毫米(不包括产卵管),翅展20-24毫米。体淡黄褐色;胸部背面中央有深茶褐色“人”形斑纹,其两侧还有1条较宽的纵纹;腹部中央具黑色“十”字形斑纹。与其余几种柑桔实蝇的区别在于无前翅上鬃;肩板鬃常仅有侧面1对,而中央1对无或极微小;雌虫产卵管(第7腹节)与腹部(第1-5腹节)等长,其后狭小部分长于第5腹节。
卵 长1.4-1.5毫米,宽0.3-0.4毫米,长卵梭形,一端略尖、乳白色,两端稍透明。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5-19毫米,头端宽2毫米,尾端宽3.2毫米,圆锥状,共11节。体乳白色或淡黄色,口钩黑色。前气门扇形,有乳突30个以上;后气门位于末端偏上方,新月形,气门板上有3个长椭圆形裂孔。
蛹 长9-10毫米,宽约4毫米,椭圆形,黄褐色或金黄色,羽化前略带金绿色光泽(图1-64)。
图1-64 柑桔大实蝇
1.雌成虫 2.雌成虫腹部侧面观 3.卵 4.幼虫 5.蛹 6.幼果被害状 7.被害果(纵剖面)
【发生规律】:
柑桔大实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四川一般年份,4月下旬-6月上、中旬成虫先后羽化出土,4月底-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上旬-7月中旬交尾产卵,6月中旬-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1月;7-9月孵化为幼虫,孵化盛期在9月上旬,幼虫脱皮2次;到10月中旬-11月上、中旬老熟幼虫随果实落地,入土化蛹,化蛹盛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极少数发生较迟的幼虫和蛹能随果实运输,在果内越年,至第二年老熟后爬出果实,入土化蛹。蛹期常117-181天。
越冬蛹于3月下旬,地温达15℃以上时开始变化,4月下旬气温上升到19-20℃开始羽化出土,一般雨后初晴羽化最多。初羽化成虫常群集在果园附近的青杠林或竹林内,一周后才取食,以蚜虫的蜜露为主,对糖液有趋性,下午至傍晚活动最盛,天黑以后则停止活动。成虫羽化后20余日才开始交尾,一生可交尾数次,交尾多在高温低湿有微风时进行,下午1-2时为多。交尾后约半个月成虫开始产卵,常在下午2-6时产出,每雌平均产卵48粒,最多产114粒,每处产卵2-14粒,多至44粒。雌虫产卵部位对寄主有一定选择性,而果实被产卵后受害点的症状也因品种而异:甜橙以脐部和果腰产卵多,产卵处有乳状突起;红桔、朱桔多在脐部,产卵处呈黑色圆点或色稍深;柚子则在蒂部,产卵处特别下陷,有黑色斑纹,柠檬也有黑色斑纹。被害果均有未熟先黄,黄中带红的现象,在柑桔果实上色前易于识别。卵多产于瓤瓣中心部位,通常1果1个产卵孔,少见2或3孔。
幼虫常群集在1个瓤瓣取食,也食害种子,食完1瓣后才转食相邻瓣,约食3-5瓣就老熟,共3龄。瓤瓣被害后流出的果汁与渣屑、粪便搅合在一起呈糊状,种子受害后,胚及子叶被蛀食一空,仅剩下内、外种皮。被害果实果柄处产生离层,使果实提前脱落。一般9月下旬开始落果,10月中、下旬落果最盛。老熟幼虫随落果着地后7-10天离果入土,脱果后1-4天化蛹。入土深度常在土表下3-7厘米土层中,3厘米处为多。少数老熟幼虫可在果实脱落前穿孔脱出,入土化蛹。
柑桔大实蝇的发生和为害与环境关系密切;一般阴山果园发生较重,在日照较短、潮湿而利于隐蔽的房前、屋后、青杠林与竹林附近的柑桔树受害较重,这些地方土壤水分蒸发较少,含水量适度,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以及充足的食物都为成虫产卵前的栖息与补充营养提供了好的条件;土壤类型与柑桔大实蝇发生的关系大致为页岩风化土果园内蛹出土率高,受害重,沙土果园次之,粘土果园最轻,页岩风化土疏松,含水量适度,都有利于化蛹和羽化。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措施 防止虫害蔓延,严禁从疫区内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到无柑桔大实蝇的柑桔产区。
(2)摘除受害果和捡拾落果在9-11月巡视果园,发现有受害症状的果实应及时摘除或在落果期间每天检拾落果,集中烧、烫或深埋,将幼虫杀死在入土之前。被害果易随渠水或河水带到下游,也须重视。
(3)诱杀成虫 在6-7月成虫产卵前,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加3%的红糖,喷射结果多的植株树冠,全园只喷1/2的树即可,每5天一次,连续4或5次,在上午或雨后初晴喷药为好。
(4)冬耕灭蛹 冬季翻耕果园土壤,可以破坏蛹的适生环境或使其受到机械损伤而死亡。
柑桔大实蝇(Tetradacus citri Chen)又名桔大实蝇、柑桔大果实蝇、黄果蝇,幼虫称为柑蛆,被害果称为蛆柑。幼虫取食柑桔瓤瓣汁液和种子,破坏果肉组织,以致溃烂,不堪食用,果实未熟先黄大量脱落。幼虫仅为害柑桔类,如甜橙、酸橙、红桔、蜜桔、柠檬、柚子、枸椽(香椽、佛手)、葡萄柚等品种,其中甜橙、金桔受害最重。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