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星天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29页(2093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9-39毫米,体宽6-14毫米,亮漆黑色,鞘翅背面具许多白色绒毛斑纹,排成近5横列。触角第3-11节各节基部具淡蓝黑色毛环,雄虫触角略长于体1倍,雌虫触角略超过体长。前胸背板中瘤明显,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密布颗粒,两侧略向后变窄。

卵 长5-6毫米,长椭圆形,淡黄色,孵化前变为黄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5-70毫米,前胸宽12.5毫米,淡黄色。前胸背板前方有1对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有1块黄褐色“凸”形大斑纹,其前缘具深褐色细线。无胸足。中胸腹面、后胸和腹部第1-7节的背、腹面均有步泡突凸出,背面步泡突呈椭圆形,其上有2条横沟和4列念珠状瘤突,腹面步泡突具1条横沟和2列瘤突。肛门3裂。

蛹 体长约30毫米,淡黄白色,在蛹室内坐卧如木偶,俗称“菩萨儿”,羽化前为黑褐色,触角卷曲,形似成虫(图1-40)。

图1-40 星天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根颈部皮层被害状 6.根颈部木质部被害状(纵剖面)

【发生规律】:

在国内柑桔产区均每年发生1代,幼虫为害柑桔树干基部和主根并在此位越冬,少见蛀害分枝,但在悬铃木等林木上则多蛀食在树干内或在主干较上部越冬。成虫5-6月大量羽化,啃食细枝皮层或叶片,交尾后10-15天开始产卵,5月底至6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树干上离地5厘米处,少数在30- 70厘米处,着卵处皮层隆起裂开呈“L”或“T”形,表面湿润,每雌产卵8-20粒,多至70-80粒,成虫寿命1-2月,卵期7-14天。幼虫孵化后在树皮内向下蛀食可达到地面下17厘米,若遇根部则沿根而下,深达到33厘米附近。幼虫在皮层内蛀食的蛀道为沟状,及至地面以下后,才向树干基部周围扩展,迂回为害,常因数条虫在树皮下蛀食环绕成圈,为“盘根”或“围头”,至整株枯死。星天牛不为害枳,以枳做砧木的桔树当幼虫向下、取食至枳砧接口部位时,也横向围绕树干皮层蛀食而不向下钻蛀。幼虫在皮层内蛀食期约1-4月,粪屑填于蛀道中,此期钩杀幼虫比较容易。此后幼后蛀入木质部,蛀入孔常位于地面以下3-7厘米深处或仅在地面以上树干内为害。初入木质部时蛀道平直,至一定深度后转而向上,蛀道长17-33厘米,上端为蛹室,其出口为羽化孔,孔口常被变了色的树皮掩盖住,易于识别,也易于从此口钩杀幼虫。蛀入木质部后所咬碎的木屑与粪屑冲破孔口的树皮,被推出树干外,呈黄白色干燥碎屑状。到11-12月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当年老熟的幼虫到第二年春季化蛹,未老熟幼虫则需经来年春季继续取食后才老熟、化蛹。幼虫期约10月,蛹期10-20日或1月。

【防治方法】:

(1)及时捕杀成虫 在成虫盛发期,趁成虫于晴天中午在树枝间交尾、树干基部产卵时捕捉,减少当年虫口数量。

(2)清除虫卵与初孵幼虫 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树干基部出现稍隆起的产卵裂口或树皮已浸润状时用钉锤敲击虫卵或初孵幼虫,用利刀快凿削除虫卵。

(3)消灭幼虫 星天牛幼虫在树皮内可为害长达2月,在蛀入木质部前,可先将粪屑扒开,不远处就潜藏着幼虫,再用钢丝钩杀,若幼虫已侵入木质部,不易追杀,宜采用药杀的方法。许多天牛都可用药杀方法消灭幼虫,先检查树体,用钢丝将虫孔内粪屑清除干净,用脱脂棉或废纸蘸药液塞入虫孔,或用注射器进行虫孔灌药,再以湿泥封堵虫孔及其它孔洞,勿使其通气,才能使其中的幼虫中毒死亡,常用的农药如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或1/8-1/6片磷化铝塞入虫孔,再用湿泥封堵都有好效果。

(4)加强柑桔园管理,减少天牛为害 ①根颈部定期培土,根据星天牛成虫产卵习惯,在四川可于4月上旬钩杀幼虫后在树根颈部培上厚土,再于6月中旬看虫时扒去泥土,除去虫卵和初孵幼虫,再培土覆盖,至9月中旬钩杀幼虫时除去培土,采取这一措施可提高星天牛产卵部位,便于清除虫卵。②清除虫源,对虫口密度大的衰老树,已失去结果能力,宜及早砍除。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俗名花牯牛,幼虫为害茎干下部及主根,称盘根虫、抱脚虫或围头虫,严重时树基粪屑堆积,树皮开裂,全株枯死。幼虫杂食性,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苹果、梨、桃、无花果、悬铃木、柳、杨、桑、乌桕等多种果树与林木。分布我国南方柑桔产区和辽宁吉林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缅甸、日本、朝鲜和北美也有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