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矢尖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77页(2388字)
【形态特征】:
雌成虫 介壳黄褐色或棕褐色,边缘灰白色,长2-3.5毫米,前端尖,后端宽,中央有一纵脊,似箭形。蜕皮壳位于介壳前端。虫体长形,桔橙色,长2.5毫米,胸部长,腹部短,前胸与中胸分节明显,第二、三腹节边缘显着突出。触角位于前端,退化成一瘤状突起,上面各生长毛一根。口喙长。
雄虫 介壳狭长,长1.3-1.6毫米,粉白色,棉絮状。壳背上有3条纵隆起线,一龄若虫蜕皮壳位于前端,淡黄褐色。虫体桔橙色,长0.5毫米,翅一对,腹部末端有针状交尾器。
卵 椭圆形,长约0.2毫米,橙黄色。
若虫 第一龄为草鞋形,橙黄色,触角及足均发达,尾端有一对长毛,第二龄为扁椭圆形,淡橙黄色或淡黄色,触角及足均消失。
蛹 长形,长约1.4毫米,橙黄色,尾节的交尾器突出(图1-22)。
图1-22 矢尖蚧
1.卵 2.初孵若虫 3.雄蛹 4.雌虫介壳 5.雌成虫 6.雄虫介壳 7.雄虫 8.被害状
【发生规律】:
矢尖蚧在广东、广西、福建每年发生3-4代;四川、贵州、江西、湖南、湖北,每年发生2-3代;陕西和甘肃每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以雌成虫越冬为主,部分以二龄若虫过冬。
每年4月下旬当日均温19℃以上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其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不能孤雌生殖。矢尖蚧繁殖力强,3个世代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70粒、130粒和190粒。第一代若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多在老叶上寄生为害,成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二代若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大部分寄生于新叶上,一部分在果实上,成虫于8月下旬出现。第三代若虫高峰期在9月上、中旬,成虫于10月下旬出现,次年3月下旬为成虫高峰期。成虫产卵期长达40多天。若虫历期,因季节而不同,在夏天30-35天,秋季50多天。雌虫共3龄;雄虫共2龄,经“前蛹期”、“蛹期”羽化为成虫。第一、二代历期各约为2个月,第三代可长达8个月以上。卵产于母体下,卵期只有2-3小时。初孵若虫行动活泼,经1-2小时后,即定居在枝、叶、果上吸食为害。逐渐缩短,次日体上开始分泌棉絮状蜡质,虫体在蜕皮壳下继续生长,经蜕皮变为雌成虫。雄若虫一龄之后即分泌棉絮状蜡质介壳,常群集成片。
矢尖蚧远距离传播是通过苗木运输,近距离传播是树冠相互接触,风吹落虫叶及人为活动。矢尖蚧在一个地区初发阶段,星点发生于树冠的下层和内层荫蔽部分,以后逐渐向上、向外蔓延。
天敌,矢尖蚧的重要捕食天敌有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a japonicus Endrody-Younga)、整胸寡节瓢虫(Telsimiaemarginata Chapin)、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和湖北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hupehanus Miyatake)。重要寄生性天敌有矢尖蚧蚜小蜂(Aphytis yanonensisDebach et Rosen)、花角蚜小蜂(Physcus fulvus Comper et Annecke)和寄生雄蚧的蚜小蜂等多种。
【防治方法】:
矢尖蚧第一代发生比较整齐,初孵一、二龄若虫抗药力较差,此时天敌虫口也较低,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代防治得好,可大大降低2-3代的虫口基数,因此抓紧1-2龄期,狠治第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喷药适期为当年第一代幼蚧初见日后21-25天喷第一次药(或雄虫中有少数虫体出现附白絮状蜡质时,即二龄雄虫初见日立即喷药),再隔15-20天喷第二次。防治一、二龄幼蚧可用40%氧乐果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25%喹硫磷(喹恶磷)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40%杀扑磷(速扑杀)乳油、50%稻丰散乳油、50%杀螟松乳油和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马拉松)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400-600倍液;20%双甲脒(螨克)乳油、25%单甲脒水剂1000-2000倍液;95%机油乳剂100-200倍液;松脂合剂16-18倍液;洗衣粉烧碱1∶0.1∶100-200倍液。或用前五种有机磷中的任一种2000-3000倍液或苦楝油乳剂100-200倍液混用50倍机油乳剂,防除雌成虫效果极好。在一个柑桔园中若是局部桔树发生,可采取挑治,有利于保护天敌和节省防治费用,喷药应着重喷射树冠下层和内层。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柑桔树自身的抗虫能力。冬春修剪时剪除蚧虫为害严重的枝叶、郁闭枝、衰弱枝和干枯枝,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提高药剂的防效。剪下的枝叶应堆放一段时间,使天敌自行飞回树上,发挥作用。以后再集中烧毁。
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又名箭头介壳虫、白厌。分布于各柑桔产区。在四川、贵州、浙江、江西和福建的北部发生较多;湖南、湖北、广西次之,广东发生较少。寄主除柑桔外,还有花椒、龙眼。寄生于柑桔枝梢、叶片及果实上。被害处的四周变黄绿色,严重时大部分枝叶干枯、卷缩,严重削弱树势,甚至引起植株死亡,影响柑桔产量和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