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褐圆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86页(1980字)

【形态特征】:

雌成虫 介壳圆形,直径1-2毫米,紫褐色或暗褐色。蜡质坚厚,中央隆起,周围向边缘斜低,略呈锥形圆笠状。第一次蜕皮壳位于介壳中央顶端,圆形,金黄色或红褐色,形似帽顶,第二次蜕皮壳略呈暗紫红色。虫体倒卵形,淡橙黄色,体长1.1毫米,头胸部最宽,胸部两侧各有一刺状突起。臀板边缘有3对相似约等大的臀叶,第四臀叶不明显。

雄成虫 介壳长椭圆形或卵形,较雄介壳小,蜕皮壳偏于一方,与雌介壳同色。虫体长0.75毫米,淡橙黄色。足、触角、交尾器及胸部背面褐色,翅1对,半透明。

卵 长卵形,淡橙黄色,长0.2毫米,产于介壳下母体后方。

若虫 第一龄体长0.23-0.25毫米,卵形,淡澄黄色,足3对,触角、尾毛各一对,口针较长。第二龄除口针外,足、触角、尾长均消失(图1-25)。

图1-25 褐圆蚧

1.被害状 2.雌性背壳 3.雌虫体腹面及卵

【发生规律】:

褐圆蚧在广东一年发生5-6代,台湾一年发生4-6代,福建福州一年发生4代,陕西汉中地区一年发生3代。后期世代重叠。以若虫过冬,福州大多数以二龄若虫越冬。各代第一龄若虫盛发期:第一代5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9月下旬,第四代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第一代主要寄生于新梢和幼果上,第二代主要为害果实。在广东一年间也以夏秋为害果实最烈。世代历期,一代约60-70天,二代为50天,三代为60天,越冬代180-200天。

褐圆蚧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孤雌不能繁殖。交配在晚上进行。若虫经2次蜕皮变为雌成虫。成虫产卵前期,各代略有差异,第一代约3周,第二代10天左右,第三代2-3周。产卵期2-8周。卵产在雌成虫介壳下,不规则的堆积,经数小时到2-3天,孵化为若虫,孵化后从介壳边缘爬出,在叶面爬行,经数小时即固定,在孵化后至固定为害前,这一阶段称为游荡若虫。游荡若虫生活力较强,在没有食料时,也可存活6-13天,活动最适温度是26-28℃。游荡若虫喜在叶及成熟的果实上定居为害。固定后即开始分泌蜡质物覆盖于体背,第一次蜕皮后,足和触角消失。雌成虫繁殖力和营养条件有关:寄生在果上的雌成虫繁殖力比寄生于叶上的强。雌虫多在叶背和果实上为害,在叶背边缘者较多。雄虫多固定在叶面。雄若虫蜕皮二次,经“前蛹”和“蛹”期,羽化为成虫。各代若虫在发育过程中,死亡率高,第一代只有二分之一能发育到成虫,第二代为三分之一,第三代约五分之一。

各龄幼蚧发育历期因气温而异:第一龄幼蚧自定居至第一次蜕皮,在15℃时经46天,28℃时经15天,第二龄幼蚧(雌虫)在16℃时需36天,27℃时为11天。自孵化至成虫的历期,在15-16℃时,雌虫需82天,雄虫为78天;25-27℃时,雌虫需26天,雄虫28天;雌成虫寿命数月,雄虫寿命4天。

褐圆蚧繁殖力强,福州4个世代每雌虫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35粒、101粒、91粒和72粒;纯黄蚜小蜂(Aphytis holoxanthus Debach)平均寄生率分别为26.04%、18.04%、18.73%和20.22%;种群增长指数则分别为2.79、5.60、2.49和0.33。第二代的繁殖力最强,第四代种群数量下降。

天敌,褐圆蚧的天敌除上述的纯黄蚜小蜂外,有效寄生天敌还有黄金蚜小蜂(Aphytis chrysomphaliMer.)和双带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iata How.)。

【防治方法】:

参见矢尖蚧防治部分。

褐圆蚧〔Chrysomphalus aonidum(Linnaeus)=(Chry somphalus ficus Anhmead)〕又名鸢紫褐圆蚧、茶褐圆蚧。各柑桔产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华南柑桔区及闽南发生较多。寄主植物有柑桔、椰子、茶树、樟树、棕榈、蔷薇、无花果、夹竹桃、山茶等。此虫为华南柑桔上发生普遍而严重的害虫,主要为害叶及果实。叶片受害后,叶绿素减退,呈淡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果实受害后,呈现累累斑点,品质降低,甚至引起落果。在柑桔上常与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Maskell)〕混合发生。

上一篇:23.柑桔锈螨 下一篇:29.糠片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