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霉病和绿霉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3页(1001字)

【症状】:

青霉病:初期病部水渍状、圆形、软腐、略凹陷皱缩,病部水渍状规则、明显。尔后在病部长出白霉状菌丝层,菌丝层中很快长出青色粉状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外围白色霉带较窄、仅1-2毫米。通常果实病部对包果纸及其它接触物无粘着力。

绿霉病:本病初期症状与青霉病相似,但中、后期症状有差异。病部水渍状边缘不规则、也不明显,在白色菌丝层上长出绿色粉状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外围白色菌丝带较宽,达8-15毫米。果实病部对包果纸及其它接触物均有粘结性。

【病原】:

青霉病、绿霉病的病原菌是青霉属的2个种。

青霉病的病原菌为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分生孢子梗无色,有横隔膜,上部分枝2-3次,呈帚状。小梗顶端渐趋狭细,呈瓶状。分生孢子串生、无色、单胞、长椭圆形,大小为3.1-6.2×2.9-6.0微米。

绿霉病(Penicillium digtatum Sacc.),分生孢子梗无色,分隔,上部分枝1-2次,呈帚状,小梗瓶状,端顶平截。分生孢子串生、无色、单孢,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大小为4.6-10.6微米×2.5-6.5微米。

【发病规律】:

①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分布很广,常腐生在各种基物上。病菌借气流或接触传播,由伤口侵入。果面伤口是引起本病大量发生的关键因素。

②青、绿霉病在6-33℃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生。青霉病发生的适温为20℃,绿霉病为25-27℃。

③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杀菌剂,使青、绿霉病菌形成抗药性。据广东湖南报道,绿霉病菌、青霉病菌对多菌灵、托布津已产生抗药性,使药效日趋下降。

青霉病、绿霉病分布很广,是引起柑桔果实贮运期大量腐烂的主要病害。由于青霉病的发病适温比绿霉病低,因此在气候暖和的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省(区)以绿霉病为主;而在气温较低的湖北、湖南等省则以青霉病为主。

上一篇:(3)黑腐病 下一篇:(6)酸腐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