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能指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705页(963字)
电影符号学理论着作。
作者是法国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发表于1975年的《银幕》杂志第16卷第2期。在该论着中,作者把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结合起来,对电影画面结构与心理结构进行类比,建立起多层面、开放式的体系,也就是第二电影符号学。作者用“想象的能指”这个词表示一种新的研究途径,按此,“电影的运作”(某类特定能指的社会实践)深深植根于由弗洛伊德学说充分阐明的广阔的人类图景之中。在他看来,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观众的欲望,所以影片就应当在其结构中间接地反映潜意识欲望的结构。电影正是利用电影机器(实际包括了摄影机、胶片运动、放映、银幕等全部电影系统)的结构与无意识结构的类似性来发挥强烈的感染观众的作用。
作者把银幕世界与“想象的”世界、与现实和象征之间的中间层面等同起来,认为“电影与其他艺术不同,它使我们沉浸在想象的领域之中:它仿佛提高了感受的整个质量,但却仅仅是为了摧毁这一质量的存在,因为唯一存在的能指的正是隐藏在这一质量之中”。于是,人在银幕上看到自己意识的反映。
观众自身作为感受的纯行为、作为被感受的东西存在的条件、作为先于现在的某种类似超验的主观的东西,他是在与自己同化。
作为想象所产生的层次,“观众就是放映机”;作为想象的领受者,“观众就是银幕”。
观众仿佛变成了自己内心的电影画面本身。这即是“自恋情绪”。
作者还认为,在电影中,想看见的要求表现得比性神经官能症患者的要求更为强烈,在这里客体的不可接触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它使观众与银幕保持着一段距离;另一方面,愿望的对象本身是虚假的,只能看到它的影像。由此作者得出了观众对电影的拜物教关系这一结论:观众力求用对电影道具(掩盖着电影世界的虚假性)的崇拜来代替电影中客体的缺席,从而产生了对电影的爱,出现了电影迷、电影狂、真正的电影崇拜者,也出现了愈来愈普遍的爱好电影以及与电影有关的一切现象。
作者还根据卖座片(商业片)的观众感受来判断其下意识,因为这类影片非常准确地触及了观众的欲望热点。
典型的卖座片尽量使形式融汇于内容之中,掩盖能指,突出所指,竭力给神话披上真实的外衣,从而让观众的郁结或向往在观影过程中得到化解。
该书是麦茨将精神分析学引进符号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把纯粹的狭隘的符号学变成“符号-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