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林格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65页(1059字)

【生卒】:1881—1965

德国文艺理论家。

26岁时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1908),着作还有《哥特艺术的形式》(1911)、《木版油画的起源》(1924)、《希腊文化与哥特艺术——论古希腊文化的世界性》(1928)和论文《论艺术的超验性和内在性》(1910)等。沃林格的艺术理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解释与古希腊艺术传统不同的古代东方诸原始民族艺术和晚期罗艺术至中世纪哥特式艺术的问题,并试图对这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作出肯定性的解释。他特别反对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摹仿说,认为“这种摹仿说抹杀了作为一切艺术创造之起点和目的的真正的心理内容”,一切艺术现象归根到底应该用“艺术意志”来解释。这种“艺术意志”是人的“一种潜在的内心要求”,并具体“表现为形式意志”,即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对形式的需要。沃林格认为形成这种艺术意志的本源是一种“世界感”,即人面对世界所形成的心理态度,它包括人对世界的感受、印象和看法,这种“世界感”将强烈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活动中外显出来。在分析艺术风格时,沃林格进一步探讨了由世界感转化的艺术意志如何驱使不同艺术风格的形成。他认为人类的艺术意志呈现为两种审美冲动,即移情冲动和抽象冲动,而抽象冲动则更为古朴,因为“艺术活动的出发点就是线形的抽象”。对两种冲动的心理特征,沃林格也作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移情冲动是以人与外界具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圆满的关联为条件,而抽象冲动则是外在世界引起人的内在心理的巨大不安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们试图将客观世界中各事物从各种变化的、虚假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并用近乎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以求心灵的安定。

由此,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艺术特征必然表现为摆脱现实对象,超越现实自我,并对一切表象世界采取明显的超验倾向。

沃林格将这种抽象艺术的特征明确归为两种:一种是抑制对空间的表现,以平面表现为主,因为抽象艺术并不在于再现出直观可感的形体,而在于通过联想而表现出一个非具象的联想整体。

第一种是抑制具象的物体,以结晶质的几何线形式为主。沃林格以非凡的洞察力挖掘了人类抽象艺术的心理本源,从而试图以艺术意志来重建艺术史。

尤其可贵的是他充分肯定了东方民族的古代艺术创造和价值,他的抽象论对理解神秘的、不易为理性所分析的东方艺术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在西方先锋派艺术中,沃林格被誉为“先锋的先锋”,其《抽象与移情》一书也被认为是对20世纪艺术问题的精辟阐释之作。

上一篇:艺术 下一篇:沃尔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