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18页(870字)

音译为“卡塔西斯”(Katharsis),或译为“陶冶”。

净化论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第六章,他在悲剧定义的最后一句话写道: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关于净化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学者们基本上有三种说法:①认为净化是消除情绪中的不良因素,发生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道德影响。

②认为净化是以毒攻毒的心理过程,用想象的连续性事件所构成的情节来引起观赏者欣赏悲剧时的哀怜和恐惧,从而使人自身素有的不健康的哀怜和恐惧心理得以治疗。③认为净化是借助重复性的情绪刺激,减轻这些不健康情绪的程度,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其共同点是认为净化即通过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情绪的刺激,使人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得到宣泄,对人的健康心理发生积极作用,达到心理的平静。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里,对“净化”又有进一步的论述,他在讨论音乐的功用时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①教育;②净化;③精神享受,即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由此可知,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宜用特殊的乐调……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理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从这一段论述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从观赏者的心理角度,阐明了净化所涉及的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认为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文艺能激发起不同的情绪,产生的净化作用也各不相同;二是得到净化的心理是一种无害的快感。柏拉图从政治教育出发,崇尚理智,把人的其他心理诸如情感、欲望、本能等都看成是人性“卑劣的部分”而应当清洗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之相反,他认为理想的人格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既然情感、欲望、本能之类心理是人天生固有,就应当给予适当满足,这样人的性格才能健康发展。文艺能满足人的一些自然要求,使人健康发展,因而对于人、社会是有益无害。

亚里士多德通过心理分析,肯定了文艺的社会价值。

上一篇:区划和客观化 下一篇:快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