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效果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93页(644字)
或称“陌生化效果”、“间情法”。
破除幻觉的手法。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的一种演剧理论和方法,也是他创导的“叙事体戏剧”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基本特征。
布莱希特在《戏剧小工具篇》中指出:“为了产生间离效果,演员必须把他学到的能使观众对他塑造的形象产生感情一致的东西都放弃掉。如果不打算让他的观众迷醉,他自己得先不要处在迷醉状态。
”“他一刻也不能完全彻底地转化为角色。……只是他自己的感情不要完全彻底地成为他的角色的感情,为的也是使观众的感情不是完全彻底地成为角色的感情。
观众必须有充分的主动自由。”这种让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理论。
目的在于使观众能从容不迫地欣赏艺术,观察思考人生的问题。为了产生间离效果,在编剧方法上经常把一系列互不连贯的、插曲式的场面组织在一起,而不采用传统戏剧中的“悬念”手法。
或运用开场白,由说书人对事件和人物进行评论,或由剧中人直接向观众讲话。他经常采用平台、台阶、支架和标语牌来说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目的是使观众相信自己是在剧院里,而不是在剧情幻境里。
在舞台演出方法上,他采用了没有“第四堵墙”的叙述式舞台演出方法。他经常取消大幕,把舞台和观众席一起打亮。在表演方法上他主张让演员意识到自己是在演戏。在表演中追求间离效果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要把常见现象演得很奇特,让熟识的事物变得陌生,以使观众在惊奇中加深理解。故把间离效果又称为陌生化效果。间离效果论无疑是对观众接受心理的一种新的见解,成为一种新的理论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