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视野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90页(759字)

又译为“期待的水准”接受美学的基本术语之一。

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即读者接受的主观条件。它是从“视野”一词发展而来的。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都用过“视野”一词,指主体的意向性结构、前理解结构和前思维结构等。

将“视野”与“期待”二词复合成一个概念者,则有哲学家波普尔、社会学家曼海姆和艺术学家冈布里奇;后者将期待视野定义为一种“思维定向,记录过分感受性的偏离与变异”,与接受美学的理解已较接近。

接受美学创造人姚斯则把“期待视野”提高为他的“方法论顶梁柱”,视之为接受理论的核心范畴。作为接受主体主观条件的期待视野,包括主体在阅读中所具备的全部主观因素,如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观念、性格气质以及其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等。

期待视野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其中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个人文化素养的规范,它们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由于构成原因不同,每个人的期待视野也不尽相同。期待视野不仅对作家的创作有潜在的制约作用,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选择、理解、体验和评价。每个人的期待视野还伴随各个自身经历及社会思潮、时代精神等外在条件而变化;这种变化了的期待视野又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再选择和再评价。一些不见经传的作家作品可能会名传千古,而一些名噪一时的作品可能遭到冷落。例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时招致批评,如今却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与此同时的费多的《范妮》,当时轰动巴黎,如今却被读者遗忘。

其原因就在于,今天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了变化,已经抛弃了浪漫主义,对伟大的还是天真的激情同样藐视;现代西方读者喜欢那种不动声色的“非人格叙述”,福楼拜适合于今日读者的期待视野,而费多则不适合于这种变化了的期待视野。

上一篇:二度创造 下一篇:视野融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