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心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54页(676字)

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指个体把自己所不能接受、而自己却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或态度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偏见等现象都是来自投射心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失误归咎于他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欲望、态度转移到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典型的投射心理。

有的人向来待人刻薄,而刻薄又是一种公认的恶念,如果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刻薄的人,就连自己也会讨厌自己,当然也就丧失了自尊;但如果他相信周围的人都是刻薄的,就不会有什么厌恶感,把自己的缺点转移到别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可减轻自己的内疚,并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安全感。投射心理虽然能让被自己压抑的东西在他人身上显现,使个体保持心绪安宁,但也往往容易使人丧失对自我及事物的正确观察与判断。广义的投射心理泛指各种内在心理的外在化,而所投射的心理活动并不限于意识所排斥的。不管是狭义或广义的投射心理,都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活动中。

比如,小孩经常和玩具说话,有时还让玩具吃饭睡觉;人们节日的欢快心情可投射为赏心悦目的鸟语和含笑迎人的花枝。

在艺术活动中常把“我的”外射为“物的”,结果是死物的生命化,无情事物的有情化。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里孤寂的敬亭山,就是人的人格投射;同时,人不厌山,也被投射为山不厌人,故有“两不厌”的歌唱和意蕴。投射心理在审美和艺术中的作用,近代西方曾有一种专门的美学理论加以研究,这就是着名的移情论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美学家里普斯等,移情论美学所说的移情,其实就是审美投射心理。

上一篇:内摄心理 下一篇:逆反心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