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临界频率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97页(344字)
或称“临界融合频率”。
光信号的刺激若断断续续地出现,便会产生闪闪烁烁的感觉,若断续的频率到达一定的周期时,便会产生光的连续感。一般说来,引起光的连续感的最小的频率,即闪烁临界频率(CFF)是30-50周(闪)/秒。这是在视觉后象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现象。
如没有这种融合点,人们也许会感觉生活在一个古怪的世界里。
如白炽灯是用交流电的,它闪动频率是每秒60周,故能把它视为稳定的光源;而荧光灯闪动频率较低,就能从对运动特别敏感的外周视野中感觉出闪动。早期电影的放映灯光的明/闪周期较低,足以让观众察觉出闪烁,因此,早期电影曾被称为“光闪子”(The flicks)。现代电影虽仍然存在着这种闪烁现象,但其频率是每秒72次的频率,故我们无法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