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远之心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74页(536字)

中国古代论述审美心理的一种观点。

主张审美创造应通过有限之物的描写,表现出无限的情韵,从而使欣赏者在有限的艺术空间中体味到无限的审美意蕴。语出北宋欧阳修《试笔·鉴画》:“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尔,非精鉴者之事也。”认为画家应通过有限的景物画出无限的“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等情味意蕴,从而给人以丰富无穷的审美感受。审美欣赏不可粘着于景物的表面外观,而应从有限之景把握到无限之意,从外观形貌把握到深远的情韵。“远”是作品中通过有限景物而表现出来的无限意韵,它要求作品必须创造出审美意境,突破眼前景物的具体形貌,表现出悠远无尽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人的审美目光投向深远,展开悠远广阔的想象,从有限之中把握到无限和永恒。

“趣远之心”作为中国古人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理想标准,由来已久。《庄子·逍遥游》提出“游无穷”,启发人们追求“远”的境界。《世说新语》提出了“玄远”、“清远”、“清淡平远”、“体玄识远”、“旷远”、“深远”等概念。唐代有“平远极目”,“尤工远势古莫比”之语。

都表现出一种在有限之中体味无穷的审美理想。

上一篇:境界 下一篇:不尽之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