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尽意余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62页(579字)

中国古代论作品心理的术语。

语见南朝钟嵘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钟嵘对“三义”的解释十分别致,其中对“兴”的解释触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刘勰曾解释“兴”云:“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强调“兴”引发人们情感的作用,并指出“兴”的微言寄托特征。钟嵘却从当时的言意之辨着眼,认为“兴”的作品应是“文已尽而意无穷”,其侧重点是言外之重旨、象外之妙意,意思是说,“兴”的作品应能引起人们超出于语言表相本身的广泛体验,要求寄意遥深,但又要不粘不滞,因为“意深则词踬”,人们难以领会,就很难触发人们的联想。若太浅,则“患在意浮”,人们一览易知,难得象外之佳境。

钟嵘将“文已尽而意无穷”作为重要的品评标准,如评《古诗》为“意悲而远”,评阮籍云:“《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评嵇康:“托谕清远,良有鉴裁。”钟嵘释“兴”含有如下美学精神:①重含蓄,这和中国传统诗学的微言含讽精神相契合。②贵朦胧,意态氤氲,不粘不滞,似近若远,似有若无,其妙味在缥缈间。

③崇清远,这也是魏晋玄学追求的目标,言在此而意寄于彼,由有限而达于无限,诗情为人们扩展无垠的心理空间,任欣赏者俯仰遨游,品评体验。

上一篇:新奇 下一篇:气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