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53页(724字)

见于鲁迅的《而已集·小杂感》。

鲁迅认为“寂寞”是会引发作者创作的一种心理活动。他说:“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创作总根于爱。”在这里,他把“寂寞”与“干净”而“一无所爱”相对举,认为“寂寞”而创作,这“根于爱”,赋予“寂寞”中的创作以丰富的心理内涵。这就是说,作家在“寂寞”中内心世界超越自我的狭窄范围,心灵与宇宙万物相契合,进入“忘我”、“入神”的境界,这既是人生的境界,又是审美的境界——“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的境界。对此,鲁迅在《怎么写》一文中有真切的描述:“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

……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

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他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在这里,鲁迅又将“寂寞”与“悲哀”、“苦恼”相联系,深化了“寂寞”的心理内涵。鲁迅曾明确提出:“没有思索与悲哀的地方,不会有文学”。

中外的文学理论就一再证明这一事实:“苦痛比欢乐更能产生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真正的诗歌只出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着的人心”(钱钟书:《诗可以怨》,《七缀集》)。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援引匈牙利诗人彼兑菲的诗句:“听说你使你的男子很幸福,我希望不至于此,因为他是苦恼的夜鹰,而会沉默在幸福里了。苛刻他罢,使他因此常常唱出甜美的歌来”。

可见,鲁迅认为,“寂寞”一方面包含凝神静思的创作心理,另一方面又是孤寂伤感等情绪的表现,故能引发创作。

上一篇:内在自由 下一篇:感受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