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71页(776字)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斯洛提出的研究人的需要层次结构的心理学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并排出一个“金字塔”形的图表,从塔的底层向上依次为:①生理需要:饮食睡眠、性、阳光、空气等的需要;②安全需要:生活有保障、不受威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近,被他人接纳,有所归依;④受到尊重的需要:人们希望自己独立、自由,有能力和成就,得到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承认和赞赏;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个人潜在的全部能力、独创能力。

马斯洛认为,生理的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是人性所能达到的完满境界,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的。他还认为,各需要层次的产生、发展和个体发育紧密相关,幼年时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受尊重的需要逐渐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日益突出。但是,各需要层次的演进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低级需要不一定得到彻底满足才产生高级需要。与我们通常的看法不同,马斯洛认为上述种种需要,都是人性中所固有的,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一种类似本能、类似生物性的存在。

那些较高一些的社会性需要,不但人具有,某些动物也可以具有。那些最高级的需要,如选择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才是人类所独具的。

较之人的生理方面的动物属性规定的需要与人的心理方面的社会属性规定的需要,人的缺失性需要与人的超越性需要,马斯洛更注重后者,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机械还原论与生物还原论的观念寻求人类本质的错误。坚持从人类发展进化出发寻求人的本质的观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健全的人格理论。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追日”,加缪笔下“西绪福斯的苦役”,均在永无实现之日的追求中,完成了最高的人格塑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