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4页(581字)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

庄子把“游”作为悟道所达到的逍遥自适的精神境界,《齐物论》:“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外。”《人间世》:“乘物以游心。”《应帝王》:“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体尽无穷,而游无朕。”《田子方》:“吾游心于物之初。”魏晋北朝时,道家重“游”重“悟”的思想又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化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认识方式。嵇康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所谓“游心”,即主体解脱了一切外在束缚,赢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一任自我情性随万物俯仰优游,无所滞碍,恬然自适,从而感受到宇宙广阔,生命幽永。“游心”是一种非逻辑或非概念化的审美心理形式。嵇康又说:“绝智弃学,游心于玄默。”(《代秋胡歌》)强调“游心”是一种非概念非逻辑的认识活动。《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说:“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指出“游心”又是给主体带来性灵愉悦的活动。同时,当时人们的“游”的思想还强调从容不迫、优游容与的一面。嵇康以“俯仰慷慨,优游容与”来概括这种心理。

张协《七命》云:“游心于浩然,玩志于众妙。”唯其从容,故心无所系,形无所滞,自由挥洒,所在皆适。刘勰的“神与物游”说,元代郝经提出的“内游”说,都是上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