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上的五种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85页(873字)

文学理论专着。作者王森然。见《文学新论》第一章(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文中在强调文学应该表现革命,为革命和人生服务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文学”的五种力:“爆发力”、“热力”、“独创力”、“魔力”及“传导力”,其中涉及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作品美感、审美心理诸方面,都有形象的阐述。①爆发力。在创作心理上,“爆发力”是作家“受周围的阻止和压抑”“不得不喷发、不得不暴怒”的力量,为了表现出来,他“赶紧的前进着转到另一方面去——文学创作方面”。这重申了文学创作的根源在苦闷和压迫,同时认为,表现在作家心理上就是一种强烈的、爆发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渴望。“倘若外面的压抑力强大,他的创作的爆发力的突进性亦愈强大”,相反,如果注意“读者面孔”、“报章批评”、“稿费多寡”,那么与“爆发力”相连的“个性”、“生命力”就丧失殆尽了。这就把作品的个性与创作冲动的强弱联系起来了。②热力。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其一,指爆发的创作冲动到来时唤醒的“藏在心底潜底”的“不息的弹力”,即热烈迸跳的创作的驱力;其二,离了利害、善恶、道德等束缚的创作前极度亢奋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跳跃着、爆发着、要求着发泻”,即忘情忘我,不能自已的创作迷狂心态;其三,“心底深处的感激和情热”,即一种真诚的创作激情。③独创力。指能“创造新的格调,打破一切新旧的束缚,建立一种特殊韵味”的创作能力。这种“独创力”的标志是“在作品中显示着”“深致的别个自我的存在”,即表现着作家的“个性”、“他自己的线和调子”等。④魔力。与作家独创力相联系的又一种感性心态,即作家“温靡的情感和壮烈的热肠的结晶”,“奇异的经历和血液喷放的结晶”。⑤传导力。指能将“具有刺激性暗示性的媒介物的作用”传达给读者的力量,其标志是应该使作家和读者“共感共鸣”。这里指作品的艺术魅力。文中提出的“五种力”,勾勒了“创作冲动——产生内驱力、激情——灌注主体生命——作品魅力——同时产生的艺术共鸣与传导”这样一种创作心理过程。对创作初始阶段的心理活动及作品产生的美感作了阐说。

上一篇:想象 下一篇:新月诗选序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