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88页(606字)

指接受者在艺术活动中寻求理想的榜样或准则时所参考的一种框架。通常,透过这样的框架,认知结构尚未完善或成熟的接受者有可能看到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距的摹仿对象,并且盲目地认可和赞尝摹仿对象的一切行为举止。这也就形成了偏离现实而又自居的心理现象。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指出:“人们常常在自己所欣赏的小说和电影中,寻找自己的模范与理想,从中探求生活的准则……例如荷的叙事史《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勇敢的阿喀琉斯就被当作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青少年的榜样。在现代,与其说是道德规范,不如说是大胆追求的偶象。电影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不,就连扮演那个角色的演员,在青少年眼中,不也成了英雄吗?”(《关于美》,〔日〕今道友信,黑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不过,在艺术中寻求参照系极有可能走向对现实的偏离,这对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尽管接受者确实能够从艺术作品获取独特的参照系,并且得到许多人格上必需的东西,但是如果这种寻求过于固执而又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和印证,就可能在一种虚假的社会化过程中引发心理的片面发展,因为正如心理学家所强调的那样,对于正在发展的个人来说,现实中不存在的群体不能代替与周围环境的全部联系和接触,对于这个人的动机价值范畴和谐正常的形成来说,这些联系和接触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对于接受者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既感受艺术作品所提供的参照系,又寻求现实生活的印证和认识。

上一篇:冗余度 下一篇:期待视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