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识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84页(871字)

指多维度、多层次地调动诸种认知经验去把握和阐释艺术作品的意义,以接近其整体的内容所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强制接受者从什么样的角度起用什么样的认知经验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且不同的角度的认知取向都自有相应的价值。但是,认知经验的丰富与否以及如何充分地利用这种经验,却又与审美把握的深度关系甚大。单一的认知和复杂的认知所达到的接受效应之间的差异几可判若云泥。譬如,克罗齐曾不无道理地这样要求过接受者:“要判断但丁,我们就须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从经验方面说,我们当然不是但丁,但丁也不是我们;但是在观照和判断那一顷刻,我们的心灵和那位人的心灵就必须一致,就在那一顷刻,我们和他就是二而一。我们的渺小的心灵能应和伟大的心灵的回声,在心灵的普照之中,能随着伟大的心灵逐渐伸展……”(《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克罗齐着,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在艺术接受中之所以要多方提升接受者自身的认知经验,其原因就在于伟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没有一种以相当的认知经验为依托的接受,是很难企及这种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的。在具体的艺术接受过程中,圆识又体现为①以自身的认知经验认同、补充甚至扩大作品的内在意蕴。②把这种认同、补充和扩大再进一步地化为一个不断反复、愈感弥鲜的历时性过程,也就是站在自身认知经验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观照同一艺术对象,从而获致纵深化的认知感受。③变换不同认知角度去把握艺术作品的意义所在。以荷兰的静物画为例,从纯认知的角度看,是对特定物品的忠实再现;而在社会及其心理状态的意义上看,则又是一个物质尚属相对匮乏的社会对富足甚至奢华的一种期求;如果再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考察,这些静物画所画的东西大多与居室尤其是厨房内的物品有关,因而又可看做是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受种种家务牵累的符号,等等。④佐以各种不同的艺术样式的认知体会,对艺术作品展开独特的、别开一面的意义把提,如从音乐的角度观照诗,从建筑来看绘画,从舞蹈来看书法,等等。总之,圆识就是把审美认知加以复杂综合的过程和方法。

上一篇:活参 下一篇:怀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