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像与潜影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23页(515字)

明像是指被摄物体在镜头中的成像,潜影是指人大脑中记忆的物体表象。潜影指导着创作与欣赏。创作时,艺术家把眼前的物像与潜影进行比较,发现它的美的价值。欣赏时,潜影对明像进行还原,补充出空白和被省略的部分。人在感知对象时,神经受感知信号刺激而兴奋,神经元冲动的结果是在神经末梢上留下痕迹。大脑不断受外界刺激,而使神经中留下许多事物的痕迹。这些痕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形象,构成潜影。摄影家在艺术实践中对被摄物体进行审美认识和把握,这个艺术经历和经验的积累,使摄影家形成了审美定势。摄影家在观察对象、寻找被摄物体时,他积累的知识,大脑中留下的原先感知过事物的痕迹会影响他正在进行的工作,促成他对镜头中明像的取舍和处理。因为潜影是由多次记忆在大脑中聚集而成的印象,所以它呈现出某种不稳定的、模糊状态。当摄影家眼前物体的明像与大脑中的潜影有相似之处时,会引起摄影家的兴奋,以致产生创作冲动,按下快门。这种兴奋使眼前的明像在大脑中留下很深的痕迹,转为新的潜影,影响摄影家今后的创作。有时,潜影与明像并举时单指摄影、绘画作品中空白所隐含的物体。它是在明像的提示下,欣赏者凭主观想象完成的。

上一篇:客观型的心理结构 下一篇:质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