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主悲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90页(466字)
钱钟书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和鉴赏的一种审美标准。原语为“好音以悲哀为主”。他在《管锥编》中写道:“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他认为,文艺作品中最能激起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乃至最具有审美价值的是那些蕴含着愁苦悲愤、感伤忧闷的作品。这无论是就文艺作品的实际来看,还是从理论家们评品作品的标准来看,都证明了“好音主悲”说的可信性。譬如嵇康就认为“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王;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琴赋》);蔡邕《琴赋》云“哀人塞耳以惆怅,辕马蹀足以悲鸣”;又如“莎士比亚剧中女角言闻佳乐辄心伤”;“雪莱谓最谐美之音乐必有忧郁与偕”等,都是对“好音主悲”说的最好说明。“生悲”与“能悲”,一涉创作,一涉鉴赏,其标准都是“主悲”。“悲”作为一种审美标准关系到人们的审美心理。从审美心理来看,悲能引起一种快感,一种怜悯与同情的感情,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们追求真善美。正是这种悲感的审美力量,使人们对悲的作品给予了最高评价。钱钟书拈出“好音主悲”的审美标准,具有文艺心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