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59页(267字)
中国古代推崇的一种审美心理指向。基于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即无过无不及,在事物的两极中寻求中正。由此而提出“中和”,即不偏不倚,有适中、匀称、平衡、平正、和谐之意。《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中和为美,体现了儒家的审美理想,即“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也反映了审美对象适度而引起审美主体心理平衡的一种理想的审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