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抗战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28页(524字)
创作心理术语。语见鲁迅《两地书》。这是鲁迅对自己的创作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方式的高度概括。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但)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鲁迅的“绝望的抗战”应包含如下心理内涵:首先是一种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态度,丢掉一切自欺欺人的假面,正视现实的黑暗与人生的痛苦,同时看到自我主观能动作用的局限。鲁迅一再说到自己的作品“黑暗”,即是这种心理特征的反映。但是,鲁迅看透现实人生与自我局限,所表现出的心理方式又是积极进取的“抗战”,战胜自我,“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即使是遇到“歧路”、“穷途”,也“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两地书》)。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一书中对鲁迅的这一心理特征与心理方式作了概括,“‘绝望’与‘抗战’,既是对立,又是互相渗透、补充;‘抗战’以‘绝望’即清醒的现实主义人生估价为基础、前提,一扫浮躁之气,‘绝望’以‘抗战’为归宿,又一扫消极色彩,二者的辩证统一”,是鲁迅特有的精神和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