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56页(622字)

人感受到非存在的威胁而产生的负面性体验。忧郁是以对危险的预料为基础,渗透着自我知觉的情绪体验。它使人产生无能感,表现出沮丧、绝望、敌意的情绪,甚至出现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疲倦乏力、心跳缓慢等生理反应,并常常把人引向焦虑、轻生。一般而言,忧郁是同环境相联系的,它的基础是人对威胁自我的某种危险的感知。比如失恋者的忧郁在于他感觉到了情欲压抑以及孤独、寂寞对自我的威胁;失业者的忧郁在于他感觉到了贫困的威胁,等等。造成这种忧郁的危险是某种具体存在,因而它可以随危险的解除而消失,比如重新找到一个恋人、一份工作等。人在感受到非存在的威胁时,同样会出现忧郁的症状,然而,此时威胁自我的具体危险却并不存在。这种忧郁因其无以名状、无以消除而称无名忧郁。受存在主义影响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是不可避免地遭受着“毁灭性虚无”,有限的自我感受着非存在的威胁,在无限面前茫然无奈,感到无能、沮丧、绝望,对一切都充满敌意,所以忧郁、痛苦,把自我封闭起来,感情降至零度,一切都不再有意义,不思茶饭、疲乏懒动,甚而面对异性的诱惑也无动于衷,彻底回到了内心世界,如克尔凯郭尔所说:“忧郁如我,无可解救的忧郁如我,在灵魂深处忍受不可言说的痛苦,绝望地与世界以及一切属于世界之物断绝关系。”这些是忧郁的消极表现。而沉沦于世,或妄图在积极的选择中塑造个什么,这些行为本身正是转移对非存在威胁的感知的否定性行为,是忧郁的积极表现形态。

上一篇:焦虑 下一篇:旷野恐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