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本能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00页(424字)

或称“塔那托斯”。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一类本能,它同破坏和毁灭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看到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感到人的本性中可能存在某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同时在精神分析治疗中,他也观察到病人的憎恨、毁灭、否定和其他的攻击性冲动,这些都不能用他的性本能理论解释。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他假设人具有生本能,与之相对的是死本能。“死本能”又称为塔那托斯。塔那托斯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它指激发一个人回到生命之前的无机体的状态中去的本能,它的存在意味着生物的最终命运是回复到无机物。弗洛伊德试图以生和死的本能解释生长和衰亡的动力关系,死的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当死本能驱力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毁灭、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仇恨的动机,表现为侵略的倾向;当死本能驱力向外受阻而退回自我时,他就成为一种自毁倾向,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嫉妒和自杀等。

上一篇:生本能 下一篇:表层心理结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