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14页(1178字)

指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以姚斯、伊瑟尔为首的五位年轻美学家创立的艺术接受理论。本概念有两个理论分野:一是接受美学并非哲学和认知论意义上的美学,严格地说,它只是一种艺术批评原则;二是作为艺术批评原则,接受美学所标举的理论准则主要局限于文学理论。因此,所谓接受美学,实际上是研究文学接受活动的批评流派。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迦达默尔的阐释学和因加登的现象学,其出现以1967年姚斯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和伊瑟尔1970年发表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为标志。接受美学的理论纲领可归纳为如下几点:①文学本文不等于文学作品,读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作者。他们认为,文学本文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经过装帧的纸张,它是一个未完成的,本身并不能产生意义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它要变成作品,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即靠读者以期待视野、流动视点、感觉和知觉经验多层面地将它蕴含的空白处填充起来。因此,没有读者阅读的本文毫无意义,读者才是本文的重要作者,是本文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所在。②文学史是本文的接受史,亦即读者的历史。接受美学认为,以往把文学史作为作家和作品的历史是错误的,因为体现在本文中的作者的意图是虚幻的,能否得到认可,有待于读者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有一些本文在某一时期影响甚微在另一时期却红极一时,相反亦然,这都是读者接受意识参予的结果。因此,“文学史就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即消费主体的历史”。③文学的接受过程是本文的召唤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的召唤结构是由文学语言所固有的“空白点”和“未定点”构成的;读者的期待视野是由接受者的文学素养、审美观、情趣、生活阅历等许许多多的主观状态构成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碰撞,就是读者在阅读活动期间心理不断发生预测、测中或受挫,再预测、再测中或再受挫的现象。文学作品的意义赖此产生。因此,接受过程不是一个还原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过程。④读者对于本文的消费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标准和动力。接受美学认为,读者阅读本文,提出看法和评价,这种消费活动是促使文学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因为作家的创作就是根据读者的反映来校正方向,重新起步的。与以往任何批评理论不同,接受美学一反过去的作家和作品本体论,而将焦点转移到读者身上,是划时代的理论创举。接受美学产生之后,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国。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学派和法国的“新”新批评学派是它的直系理论后裔,他们在强调读者的主观性方面走得更远。接受美学的理论也影响到当年未曾解体前的苏联与东欧。1976年,东德的瑙曼等人写出了《社会-文学-阅读》一书;前苏联的梅拉赫等也有专论。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以后,接受美学进入中国,对文学理论界同样产生过许多启示。不可否认,接受美学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文学理论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