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艺心理学派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05页(608字)
俄国文艺学经院学派中的一个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心理学派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艺术创作的内在心理机制,由于艺术家的心理机制各不相同,于是就形成艺术家不同的创作个性。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国科学院院士A·A·波捷勃尼亚和他的学生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其研究成果代表了俄国文艺心理学派的主要成就。例如,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提出的“社会心理类型”概念,把文学史过程作为社会变动和各种社会心理类型的更替和演变的过程加以考察。他的后期着作《俄国知识分子的历史》(1906-1911)就体现了这种观点。高尔基对这部着作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奠定了心理学派在俄国文艺学中的地位。俄国文艺心理学派还有一批着名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在文艺心理学领域也都有自己的建树。如A·罗日科夫(1868-1927)认为现实中的社会心理典型都有相应的文学人物;A·P·戈尔恩费德(1867-1941)则着重从形式美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俄国文艺心理学派还出版过为俄国文艺心理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文集《理论问题和创作心理》(1-8卷,1907-1923)。文集的方法论虽然不能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但戈尔恩费德、拉普申、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等人的论文都有合理的内核,他们十分重视作家创作个性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又是十分重视作家传记事实和独立观察作家创作过程所获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