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心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94页(1061字)
文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在从事舞蹈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舞蹈实践活动包括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欣赏及与之相关的舞蹈教育,舞蹈评论,舞蹈研究等。这些活动涉及了舞蹈领域的各个方面,每一方面的实践活动各有其相对特殊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舞蹈创作心理及活动规律同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舞蹈是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以情感活动为动力,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着一定的时间(节奏)的连续不断的运动,以鲜明的表现性艺术特点外化人的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生活。舞蹈编导的职能是集编剧、编舞、导演于一身的一度创造活动。从观察生活,提炼主题,语言创造直到舞蹈形象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细微又重复递进的心理活动与实际操作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将舞蹈思维的材料转化为舞蹈欣赏的审美对象的过程。其间,编导者对客观生活的主观感知方式,表现形式的选择与个人条件的因果关系、个人情感同人物情感的“撞击”等心理现象,构成了舞蹈创作心理研究的特定内容。舞蹈表演心理现象与舞蹈艺术的舞台呈现特点密切相关。舞蹈表演的特点是通过严格训练的人体将作品的内在激情以舞蹈的特殊语言外化为审美形式呈现于舞台。表演者的身体既是编导者思维结果的物质载体,又是二度创造的自我工具。按照正规的要求,一个专业表演者,从十一岁左右开始直至退出舞台生涯,始终同人体动作相随相伴而生活在动作世界里。其实践过程中,动作感觉、语言感觉,有意表演与即兴发挥,刻板重复与舞台新鲜感,语言内容与形式的体验和体现,肢体运动与心灵激荡的表里透明等艺术要求,构成了舞蹈表演心理的特殊现象与活动规律并确定了舞蹈表演心理研究的特定内容。舞蹈欣赏心理现象又同舞蹈艺术审美形式的特殊性密切相关。舞蹈是一门时空艺术,它既有空间艺术的属性,又有时间艺术的属性。舞蹈的内容通过人体动作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使内容成为直接可视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中流动,使内容成为连绵不断的呈现过程。因此,舞蹈的空间是时间化了的空间,舞蹈的时间是空间化了的时间,空间与时间的互相依存、相互构成,是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重要标志。由于这一审美特征,决定了舞蹈欣赏是视觉审美通道同听觉审美通道同步接收审美信息的基本特点;又由于舞蹈表演是肢体运动与心灵激荡相辅相成、内容与形式不可剥离的表演特点,决定了舞蹈欣赏中的形象感知与情绪感染、情感体验与再造想象、理解与反馈等同步发生,欣赏个体的审美层次与接受美感对象的深度同级的基本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从而构成了舞蹈欣赏心理研究的特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