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文书大典

怎样写对联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中国文书大典下卷》第2026页(10903字)

【简介】:

我国对联的历史,沿袭旧的说法都走不出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说的,“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

梁章钜这儿句话的意思是说,对联兴起于五代时蜀主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他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副对联。到了宋代,便推而广之,民间几乎户户都悬挂春联了,如王安石曾有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诗,说明了春联在宋代已经相当普遍。

对联发展至明清两代,则更为流行了。据说原因是皇帝加以提倡。清人陈尚古撰写的《簪云楼杂说》一书中,曾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除夕前,明太祖传令所有公卿及平民人家,均要张贴对联,并且还微服出行检查,发现有一户阉佬没有贴对联,这时朱元璋便大笔一挥,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后来这一户人知是皇帝亲自写的对联,便悬挂于中堂,视为至宝。

除了这老百姓之外,据传朱元璋赠给朝中大臣的对联就更多了。他赏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为大臣陶安撰写的对联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为驸都尉梅殷撰写的对联是:

人间尘俗不到处;

阙下恩荣第一家。

据说清代的康熙乾隆等皇帝很喜欢写对联,也是对联的积极提倡者。

由于明、清两代有皇帝积极倡导,所以对联更为盛行了。

当然,对联发展到今天,遍及全国,历久不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深为他们所喜爱,其主要原因绝不是二、三个皇帝提倡的结果。我认为,对联之所以风行于世,与一些人(包括皇帝在内)的提倡和重视有一定的关系,但它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

对联,是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对联也如其他诗文词赋一样,是一种抒怀言志、讽时刺世、描述祖国美好风光的工具。人们阅读一副好的对联,不但会从中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欣赏,可以得到启迪、激励、鞭策,甚至还可以用作武器,刺杀一切丑恶的东西。正因为对联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见乐闻。

西湖的湖心亭对联云:

九面烟鬟杨柳外;

四围山色雨晴中。

又如西湖迎翠轩的对联云: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风。

这两副对联把西湖的风景描绘得多么浓丽清幽。行细吟诵这样好的对联,好似置身在西湖的山光水色中游览一样,心坎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新舒适之感。

但是,当你读到有些对联揭露和抨击在旧社会制度中人民所受的盘剥时,心情就不一样了。如: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又如: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些对联揭露了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各种苛捐杂税太多,广大人民已被剥削得家贫如洗,沦于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了。谁读了这些对联都会感到愤怒。

对联发展到今天,就其内容和类别来说,已经是极其广泛的了,大致上有如下方面:时令联、第宅联、机关联、学校联、商业联、祝贺联、哀挽联、名胜联、祠庙联、寺院联、杂缀联、集句联、滑稽讽刺联等。就对联的字数来说,有短联和长联。就其表现手法来说,那就更多,真是有点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各呈异彩了:有的是借物设譬,有的是潜义双关,有的是嵌字拆字,有的是连环迭韵,有的是复字迭字等等。总之艺术手法多样,题材丰富,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写对联应注意什么问题

每副对联有多少字?对联的字数有没有规定?写对联有没有格律?初学写对联的人,经常提出这些问题。

一副对联,分上联和下联,每副对联字数多少,是没有规定的。有一言的对联(上联一个字,下联也是一个字,叫做一言对联,)有二言的对联,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对联,有的甚至在百言、二百言以上,如我们选辑的孙髯撰写的《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共一百八十个字(上下联各九十个字)。据现在人们所知的长联有:清人钟云舫撰写的成都望江楼崇丽阁对联,单联一百〇六个字,上下两联共二百一十二个字。四川青城山山门的对联,比望江楼的对联更长,单联一百九十七个字,全联共三百九十四个字。到目前为止,发现最长的对联是清末张之洞写的屈原湘妃祠联,这对联共四百个字(上下联各二百个字)。

写对联的字数虽没有规定,但是写一言、二言、三言对联的人少,因此也很少见到这样的对联。据我所知,只是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惨案发生时,有人写过一言的挽联,其上联是一个“死”字,下联则是一个倒写的“生”字。人们说这对联的含意是宁可站着死,不愿倒悬着生下去。死是仄声,生是平声,不仅其义相反,而且一个顺写,一个倒写,按意义与形式来看,这自然是一首很好的对联了。从已看到的传统联语来说,人们多是写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上的对联。

有人曾问,对联究竟以多少字为好?这不能规定以多少字作为“好”的标准,而应看对联所表达的内容,及其声律的和谐美,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内容和形式”臻于统一的程度。各种字数的对联,都有传之千古的佳作,细究其中的奥秘,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令人击节的地方。

那末,对联除了字数之外,有没有另外一些要令人遵循的格律?我们回答:这是有的。对联虽有要人遵守的格律,但是与旧体诗相比,则宽得多了。大体上要注意的格律有如下方面:

一、字数要相等。写对联虽不限制多少字,但要求上联(俗叫对头,上句)与下联(俗叫对尾,下句)的字数要相等。上下联中如果有一联多了一个字,或少了一个字都是不行的。所以,人们便常常这样说,对联的上下联,其字数是相等的,至于对联字数的多少是无限制的。可是,对联的字数多了,则需要分句,不分句就读不下去。对联分多少句也是不限制的,但要求上下联的分句要对称,如上联是三句,其字数的顺序是三、五、七,那么下联也应是三、五、七,如果其中一联的顺序字数颠倒了,变成五、三、七,或者是七、五、三也是不行的,因为五、三、七或七、五、三与三、五、七相对,便变成不对称了。因此即使写到几十个、百多个字的对联,它的句数,每句多少个字,其顺序都要求上下联相对称。

下面是郭亮所写的,贴于反动自治局门口的对联:

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不仅句数相等,而且字数也相等,读起来令人觉得嬉笑怒骂皆可为联之外,还使人感到有一种音节和谐的美。

又如徐达写给朱元璋的对联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叶,此中有天。

象这样一联之内,有两句以上的对联,我们选辑了不少,读者可以揣摩学习,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二、节奏要相同。所谓节奏相同,是指上下联的节奏点是相同的。旧体的诗,只要每句有三个字以上的,就会有两个节奏了。如

平平——仄;

仄仄——平。

或者:

平仄——仄;

仄平——平。

对联也同旧体诗一样,其意义节奏单位也是相同的。所谓节奏单位,也就是句式,比如七言对联,如果上联四三结构的句式,那末下联也应是四三结构的句式。如

五风十雨………梅黄节;………三水三山………李白诗………。

宋代朱熹讲学的地方庐山白鹿书院有一副对联,是四言联,其句式上联是一三,下联也是一三: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清代的学者翁方纲曾自题一副五言对联,其上联句式是二三,下联也是二三:

老骥………思千思………:

鹪鹩…足一枝………

较长的对联,如: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快读奇书………

这是一四四结构的句式。比这更长的对联,如王湘绮写的莫愁湖亭联,则是三四,一四,四三句式:

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舫初来,………江南儿女………生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无恙,………春时桃李………又芳菲。………

一副对联,采取什么样的句式结构,作者可以完全自由,但上联与下联的句式要相同,这一点在短联或长联中都是一样应当遵守的。

三、平仄要协调。平仄首先用于写诗,古人把平、上、去、入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声。我国的语言学家王力说过:“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他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我们知道,一句诗如果只用声调相同的字来写,读起来就会使人感到拗口,呆板,如果是用不同声调的字写出来的,读起来时就会感到有变化,声调有节奏了。因此古人就利用汉语这个特点,在诗词中以平仄交替或对立来构成诗的节奏和旋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我认为对联中讲究平仄,其实就是从旧体诗词中学来的。

我们试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

沉△舟△侧〇畔〇千△帆△过〇,病〇树〇前△头△万〇木〇春△。(以△代平,〇代仄,下同)

从这两句诗看,一句内的平与仄是交替进行的,而上下句的平仄则是对立的,象这样的诗句,由于是利用汉语中的平仄声调写出来,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顺口,有节奏感。

晚唐时的诗人陆龟蒙,宋时梅尧臣喜欢做文字游戏,梅写过什么全仄声诗,陆也写过什么五平诗、平上声诗、平去声诗、平入声诗,这些诗由于全是一个声调,或者在一句诗里只是一个声调的,所以读起来就会使人感到屈结赘牙,不能卒读下去。如梅写的一首《五仄诗》: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昔。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瞑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亦可爱。

从上面两诗人的诗来看,其诗句是否是平仄交替或对立的,读起来是否有节奏感,其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对联也是这样,一副对联之中的平仄如果是交替进行的,或者是对立的,读起来便会感到自然协调。

我们试读这副对联:

年△年△歌△大〇有〇

岁〇岁〇颂〇新△春△

又如再读下面这副七言对联;

山△青△水〇秀〇春△光△好〇

日〇丽〇风△和△景〇色〇新△

长联便是上述平仄协调的对联的延长。如成都望江楼有这样一副较长的对联:

引袖〇拂寒星△,古意〇苍茫△,看四壁〇云山△,青来△剑外〇;

停琴△伫凉月〇,余怀△浩渺〇,送一篙△春水〇,绿到〇江南△。

从这一对联的平仄符号来看,书有平仄符号的地方,是节奏点,这些节奏点是平仄交替的,上联与下联的节奏点,其平仄则是对立的。但除了这些节奏点之外,上下联其他相同的地方,其平仄则不一定全是对立的。这现象是说上下联之间,节奏点之外的平仄,不一定要求对立,可以允许放宽。这种放宽,读起来并不影响全副对联的节奏感,所以便允许这种现象出现,特别是长联更是这样。

我们不妨看一看下面两副对联,一是衡阳回雁峰东寮的联语:

明窗啜茗时△,半日闲△,三日忙△,须勘破〇庭前竹影〇;

画船携酒处〇,衡山月〇,嶷山雨〇,冷思量△城外钟声△。

二是清代楹联名人俞曲园挽谭丽生编修的联语:

如何△ 探花使〇,竟作〇 报罗人△,最怜△客死浙西△,难携△九岁孤儿△,托付〇同年良友〇;

回忆〇小舟中△,曾修△ 同馆礼〇,犹冀〇重逢吴下〇,谁料〇 武林一面〇,勾销△文字因缘△。

这里再举安庆大观亭的联语看一看:

秋色〇 满东南△,自赤壁以来△ 与客泛舟△ 无此乐〇;

大江△ 流日夜〇,问青莲而后〇举杯邀月〇 更何人△。

由上面的三副对联,我们也可以看到长联写作,一样的要注意一联之内平仄的交替和上下联节奏点之间的平仄对立,这也就是要使平仄协调。

在旧体诗中,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句诗中的平仄,因第一、三、五这三个字不在节奏点上,可以不论,而第二、四、六这三个字是在节奏点上,所以应该分明。这是指以两个字作为节奏单位(即声律单位)的诗(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的末后一个字,则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但是我们前面所列举的对联的例子,有的是三个字,有的则以四个字作为节奏单位的,那是指意义单位,是扩大了的声律单位,也就是说是较大的节奏单位。二者并不矛盾,是更符合于语言实际的。

四、对仗要工整。对仗也叫对偶,在对联或者旧体诗文中,往往有类似排比,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的情况,人们把这称为对仗或对偶。对仗也如平仄一样,是对联中的主要因素,它象平仄一样重要,所以,写对联要象懂得平仄那样懂得对仗的知识。

对联中的对仗,首先要求上下两联的平仄相对,这就是说要以平声字对仄声字,或者以仄声字对平声字。如下面这副对联就是平仄相对的:

花香鸟语无边乐;

^^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平^^〇平^^〇仄

水色山光取次回。

^^〇仄^^〇仄^^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平

这是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画峰室的对联。又如有这样一副传统对联:

日月恩光照;

^^〇仄^^〇仄^^〇平^^〇平^^〇仄

乾坤喜气多。

^^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平

上述的两副对联,其平仄是完全相对的,但下面的两副对联却是另外的一种情况:

阶前春色浓如许;

^^〇平^^〇平^^〇^^平^^〇仄^^〇平^^〇平^^〇仄

户外风光翠欲流。

^^〇仄^^〇仄^^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平〇

又如:

芳草春回依旧绿;

^^〇平^^〇仄^^〇平^^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

梅花时到自然开。

^^〇平^^〇平^^〇平^^〇仄^^〇仄^^〇平^^〇平^^〇

这两副对联的前一副的上联,在“春”字的位置上,本来应用一个仄音字,但作者却用了一个平音字。下一副对联的首联第一个字的位置上,本来应用一个仄音字,尾联的第三个字也是应用仄音字的,但作者却在这两处全改用了平音字。这样在这些位置上,上下联便变成平仄不对了,但是这种平仄不对的现象是允许的。为什么呢?因为对联的一、三、五字不是声律的节奏点,其平仄稍为变动一下,也不会犯孤平,不影响声律节奏的和谐,所以虽不大相对,也允许出现。

前面说的是对联中的平仄对仗的问题。下面讲讲句型相对的问题。

对联要求句型互相对仗,如《冬云》一诗中的“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一联,是主谓相对的句型对。又如《和郭沫若同志》一诗中“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为灾”,这两句诗便是复合相对的句型对。这虽然举的是七律中的两联,但写对联也要照此办理。

在对联的对仗中,还要求词性相对,也就是说同类词要相互对仗,如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等要在上下联中以同类的词相为对仗。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副人所皆知的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象这样的对联,人们称之为工对。在有些对联中,上联和下联完全不对,或者不完全对,只要在句中做到自对,人们也认为是工对的,如:“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这副对联中上联的兰对竹,下联的水对山,是对得很工整的,而上联的兰、竹与下联的水、山相对,就不太工整了。但因是古人集《兰亭序》的字句而成,所以不太工整,人们也不去计较它了。

对联的对仗知识,是可以掌握的,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前人写的对联,或者多读一些律诗,是完全可以学到手的。我们在这本书楹联类的末后,选登了《对偶兴例》,目的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些学习的例子,只要多看有关这方面的书,仔细加以揣摩,自然是能学会的。

怎样辨别对联的平仄字

初学写对联或者写古诗的人,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不懂得辨别字的平仄。有不少书在谈这方面的知识时,也说得过于抽象,使人看了不得要领,所以有些人便觉得写对联难,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认为,只要掌握了好方法,辨别平仄字是很容易的。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这里便从四声谈起。

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平就是平声(含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是不平的意思。

辨别四声的方法有如下几个:

一、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的平仄声分别是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的平仄,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古人认为只要将上述三十二字的四声调熟,就懂得平仄的规律了。

二、古人辨别四声还有一个歌诀如下: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四句口诀的意思是:第一句是说平声字随口平读,其声不高不低,而尾音自然延长;第二句是说上声字向上高读,其声高亢而无尾音;第三句是说去声字重读,其声哀而且远,有较短的尾音;第四句是说入声字向直急读,其声木而且实。

三、四声的辨别,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①平去声有尾音,上入声无尾音;②平声和平,尾音长,去声哀远,尾音短;③上入二声虽无尾音,但上声响亮,入声急促沉实。总的区别是平声字任你怎样拖长声音读,字音都不会改变,而仄声字则不然,其字音一出口之后,就不能拖长了,如果硬要拖长的话,原来的字音便走样。一句话,凡属平声字(含阴平、阳平)都属长音字,有尾,而仄声字都是短音字,无尾。

四、把某个字的音读出来以后,再找比它高或低的字,如有的话,又有多少个,这样你便知道哪个字属于四声的哪一声了。如“董”字,比它高音的除“东”字外便没有了,比它低的则有“冻”“笃”二字,这样“东董冻笃”四个字声调的平上去入便找出来了。下面举数例以供练习时看看是否有错误。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平上去入

东董冻笃 江讲降觉 真轸震质

因隐印一 先铣线屑 金锦禁急

以上只是举些例子供练习时参考罢了,读者在学习时可以依此类推,由此及彼。有些字的音调拿不准时,为了不搞错,还可以找一找字典或韵书。初学写联或写诗的人,如果在掌握要领以后能够坚持练习下去,持之以恒,自然会娴熟起来。

从前面所说的情况看,学习写对联一般说是并不太困难的,只要肯钻,不但可以入门,精通也可以做到。但是,学习写对联,要做到精通的境地,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到的,而应该下一番苦功。可有些人不是这样想,总想走捷径,一蹴而就,这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则浅尝辄止,这也是学不到东西的。在努力建设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成功将是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和不知疲倦实践的人。

上一篇:挽幛题词 下一篇:外贸文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