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正常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中国蚕桑技术手册》第13页(1479字)
(一)铁(Fe)
1.主要作用 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加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和体内的有氧呼吸及能量代谢。能促进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铁时,幼叶首先表现失绿症状,黄白化进而产生枯斑,老叶仍为绿色。7月上、中旬发生,从上部叶发展到中部叶。碱性和酸性土壤中的铁易变为沉淀物,不能为桑吸收利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钾素不足时,也易发生缺铁症。
(二)锰(Mn)
1.主要作用 是各种代谢作用的催化剂,对叶绿素的形成,体内糖分的积累、运转及水解有影响。是氧化酶的辅酶,对加强细胞的呼吸强度、光合作用速度和生化过程均有作用。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乏时,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失绿,叶小而发硬,进而产生枯斑。6月下旬及7月间,在枝条上部叶位发生。酸性、碱性土壤上或大量施用石灰时,易发生缺锰、缺铁症。
(三)硼(B)
1.主要作用 能提高光合作用与蛋白质合成,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与运输。与分生组织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能改善氧对根系的供应,促进根的生长,增强树体。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乏时,发芽不良,新梢生长停止,梢部节间缩短,叶变小、硬化,叶柄开裂,树皮粗糙。在桑树夏伐后,7月至9月间发生。酸性红黄壤和过多施用石灰的土壤,以及新开垦的红黄壤桑园。
(四)锌(Zn)
1.主要作用 与叶绿素,生长素的形成和光合、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关系。对于细胞的氧化还原,生长素的代谢作用有影响,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锌时,生长素含量低,枝条细短,叶片薄小,叶色浓淡不匀,叶脉间失绿,呈黄绿色或黄色叶,枝条上部叶片萎缩向上卷曲,节间变短,侧枝多,呈丛生状。7月中旬至8月间,在枝条上部叶位发生。砂土、盐碱土和瘠薄的山地桑园,易发生缺锌,还与土壤中磷、钾、钙含量过高有关系。
(五)铜(Cu)
1.主要作用 是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对酶的催化、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有关系。对树体内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乏时,幼叶尖端先缺绿,进而全叶黄化,生长停止,严重者叶片脱落。低洼地、沼泽地、泥炭土,易发生缺铜症。
(六)钼(Mo)
1.主要作用 是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树体内氮素代谢有密切关系。
2.症状发生部位、时期和条件缺乏时,先在中部叶片出现黄斑和皱缩,使后梢部叶片萎缩卷成碗状,根系生长不良,枝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进而枝干枯萎、死亡。红黄壤、砂质土易发生缺钼。
桑叶叶片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