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的基本概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珠宝收藏与投资全书中卷》第132页(1229字)
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说,蓝宝石和红宝石是同宗姊妹。它们都是三氧化二铝(AI203)的三方晶系的结晶体,矿物学名称是刚玉。为什么红宝石是红色的,而蓝宝石是蓝色的呢?原来是在它们的晶格中混入了一些不同的微量元素。在红宝石中,代替铝参加刚玉晶格的是铬,因此它呈红色;而在蓝宝石中却是微量的铁和钛替代了铝,导致了蓝色的出现。
混入蓝宝石晶格中的微量元素,常不限于铁和钛,还常会有其他更微量元素的混入。在它们的影响下,蓝宝石的蓝色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淡蓝、灰蓝、绿蓝、紫蓝、暗蓝、蓝黑等等,其中以如矢车菊般的蓝色为最佳,其次是墨水蓝和中等深度的纯蓝色。
蓝宝石和红宝石既然在矿物学上同属一种矿物——刚玉,也即两者的主要化学组分是完全相同的,都可以用Al203来表示;而且内部晶体结构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如硬度、折射率、密度、裂理等等也都一样(仅有极小的难以察觉的区别)。不过,在自然界,蓝宝石和红宝石却常常产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里。通常,大多数蓝宝石与火成岩密切相关。它的晶体可能形成在地球深部、地壳之下的地幔层里。当地幔中部分岩石因压力环境的变化熔化成为岩浆往浅部运移时,恰好将其捕获,便带着它一起向上运动,最后以火山喷发的形式带到地面。于是它便以大小不等的所谓捕掳晶的形态,产在喷出的火山岩中。譬如澳大利亚、我国山东,还有东南亚地区的蓝宝石就是这样形成的。红宝石虽然也可以有这样的成因,但更多更主要的红宝石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成因,是早期形成的岩石,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脱胎换骨改变的结果。
正由于它们的产出环境有明显差异,这也就决定了蓝宝石与红宝石相比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分布状态。首先,从资源分布来说,蓝宝石比红宝石分布在全球更广阔的范围里,除了传统的东南亚地区外,它还分布在澳大利亚、非洲马达加斯加、美国的蒙大拿州等地。它分布范围广,全球蕴藏量也比红宝石多得多。这也许就是蓝宝石的价格始终落后于红宝石的根本原因。其次,从晶体的大小来看,蓝宝石也通常具有比红宝石大得多的晶体。我们知道,红宝石尤其是优质的红宝石,其晶体很少有5~6克拉以上的,多为1~2克拉。蓝宝石则不同,其晶体重几十克拉,甚至上百克拉也时有所见。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蓝宝石,发现于斯里兰卡,重达19千克(95000克拉);另外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也曾发现一块重达90000克拉的蓝宝石原石。20世纪80年代中,一个美国商人在亚利桑那州的民间集市上,用10美元购得一块土豆般大的石头,后经鉴定,竟是一块重1905克拉的蓝宝石,估价为228万美元。再者,比起红宝石来,蓝宝石也常具有相对好一些的净度,其琢型宝石的裂纹、包体均相对较少。不过,蓝宝石却常可见有深浅、宽窄不尽相同的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