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上端骨骺分离
书籍:骨科急诊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骨科急诊手册》第149页(719字)
肱骨上端骨骺由肱骨头、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三个继发骨化中心组成,分别在出生后2~3个月、6~18个月和3岁左右出现。5~8岁三者融合合成肱骨上端骨骺,20岁左右与干骺端连接。
1.分类
(1)按骨折形态分为五型(见前述),肱骨上端骨骺损伤多为Ⅱ型,少数为Ⅰ型,其他型少见。
(2)按骨折稳定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按损伤机制分为内收型、外展型和成角型。
2.诊断
(1)受伤机制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局部肿胀淤血、活动功能丧失、疼痛。同时,须检查患肢的血运、感觉、运动功能,明确有无合并肱动脉、臂丛损伤。
(3)X线正侧位片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的程度,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3.治疗
(1)无移位者或移位轻者毋须整复,以三角巾固定3周,早期功能锻炼。
(2)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可行闭合复位,行超肩小夹板固定。
(3)移位显着的不稳定型损伤、手法复位失败或有软组织嵌入者,须行手术复位加内固定。
上一篇:小儿骨骺损伤的分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下一篇:肱骨内髁骨骺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