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窟
书籍:中国宗教名胜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宗教名胜》第355页(441字)
又称石钟山石窟,在今云南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钟山。
开凿于南诏(唐)至大理国(宋)时期,是云南白族先民创造的石刻艺术宝库。石窟依山开凿,共十六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村三区。
其中石钟寺区有八窟,第一、二窟为南诏王造像,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第三至七窟均为佛像,雕刻精细,造型优美,集中反映了南诏、大理国佛教盛行的史实;第八窟莲座上雕一椎状女性生殖器,白族语称“阿盎白”,在我国尚属罕见。
狮子关区有三窟,一窟雕南诏王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二窟刻观音像,俗称“酒醉鬼”;三窟在巨石上刻一高鼻深目人像,旁镌“波斯国人”四大字,实为天竺(今印度)僧人。
沙登村区共五窟,大都为佛像,雕工粗犷,别具一格。其中甲子寺悬崖的缝隙中雕刻的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像,高达2米,威武雄壮。整个石窟群的雕刻技艺纯熟,除受中原石窟的影响外,还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与崇圣寺三塔同为大理古代文化艺术遗产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