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数学危机
指集合论悖论的出现,动摇了整个数学的基础,从而引起西方数学界和逻辑界的激烈争论。从数学史来说,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指无理数的发现,第二次数学危机是指关于微积分基础的争论。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有其背景。19世纪70年代,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这是一种素朴的、直观的集合论。在集合论建立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数学有很大的进展。在公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家利用模型方法证明了非欧几何相对于欧氏几何的一致性。D.希尔伯特也用模型方法,把几何命题表示为实数代数的命题,证明了欧氏几何相对于实数理论是一致的。这样,实数理论就成了几何的基础。经过第二次数学危机,作为微积分基础的极限理论被奠基在实数理论之上。在这之后,R.戴德金德把实数定义为有理数的划分,每一个实数都能把一切有理数划分为两组,两组没有公共的元素,而合起来则包括有理数域的一切数。这实质上是把实数定义为有理数的无穷集合,也可化归为自然数的无穷集合。G.康托尔对实数也作了类似的处理,把实数看作一个收敛的有理数序列。因此,经过戴德金德和康托尔的工作,实数理论相对于自然数理论和集合论的一致性便确立起来了。以后,戴德金德、康托尔和G.弗雷格等又利用集合的概念定义了自然数,这样就把自然数理论的一致性化归为集合论的一致性。因此,集合论的一致性成为整个数学一致性的基础。
然而,正当数学家们还没有来得及证明集合论一致性的时候,集合论中的悖论却接踵而至,1897年意大利数学家C.布拉里-福蒂发现了最大序数的悖论。这一悖论是说:每一良序集皆有一序数,考虑由所有序数组成的良序集W,如果它的序数是α,则在W中的每一序数都小于α,这与W包括所有序数的假设相矛盾。1899年,康托尔发现了最大基数的悖论。这一悖论可如下陈述:假设S是所有集合的集合,而S是S的所有子集的集合,因此对任一属于S的元素x,根据S的定义就有x属于S,也就是说S包含于S,由此可得.S的基数小于或等于S的基数,但据康托尔定理:一集合的幂集(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其基数较原集合的基数为大,也就是说,S的基数大于S的基数,这与上述结果矛盾。1902年B.罗素发现了所有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的集合悖论(后被称为罗素悖论)。这一悖论可陈述为:把所有不是其自身元素的集合组成一个集合K,此集合可定义为:任一集合a属于K当且仅当a不属于a,假定K是自身的元素,据定义,K就不是自身的元素;反之,如果K不是自身的元素,据定义,K就是自身的元素,也就是说,K属于K当且仅当K不属于K,这是一个逻辑矛盾。此外,还出现了其它悖论。
集合论悖论的出现表明,在康托尔的素朴集合论中有重大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数理逻辑学家和数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E.策尔梅洛在1908年建立了公理集合论,这一理论后来得到了充实和发展。罗素在1908年和1910年提出了逻辑类型论。公理集合论和类型论,可以排除已发现的集合论悖论,但这并不能保证数学理论里永不再出现逻辑矛盾。在上述情况下,D.希尔伯特提出了直接证明(绝对证明)全部数学一致性的方案,由此便发展出证明论和模型论,这是数理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