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逻辑百科辞典

科学哲学中的归纳

归纳是科学哲学中一个内容广泛的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是否存在客观规律性以及人的认知能否把握这种规律性的争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形成和假说的提出等科学发展模式的程序问题;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到经验陈述与理论陈述之间的概率关系问题。因而,科学解释、科学证明、科学理论的确证和评价、科学假说的选择、科学理论的真理性等等科学哲学中的理论问题都会这样或那样地与归纳有关系。

科学哲学的不同学派由于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对待归纳问题的态度也是十分不同的。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科学哲学家,由于他们企图用“科学的逻辑”来代替传统的认识论,把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割裂开来,因而他们只关心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问题以及由此出发的各类问题,把科学发现的逻辑排斥在视野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归纳的研究。他们不问作为科学知识基础的非推出的陈述是如何形成的,而只关心现有的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分析。在他们看来,从科学理论或假说到观察陈述之间的确证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利用概率逻辑的手段,我们能从量上精确地刻划出证据在多大程度上给假说以支持,或者说,假说从证据得到多大程度的确证。在这方面,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H.赖兴巴赫,R.卡尔纳普等。

科学哲学中的历史学派针对逻辑实证主义忽视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主张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对科学理论的发展进行研究。他们一般对科学理论采取约定论的立场。这样,假说的理论评价问题就转变为人类行为的规范问题。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成了理论选择的最高标准。归纳问题也就被溶化在科学革命时期某一科学共同体的科学家的“范式转变”之中。

在主张假说演绎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哲学家中,假说的产生、选择和确证(或证伪)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这样归纳问题所包含的归纳原理是什么,如何才能证明等问题就转化为确证的演绎概念的精确定义是什么,怎样对确证的演绎概念建立起恰当性的问题。人们通过讨论认识到,逻辑实证主义者的概率逻辑的处理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对科学假说或理论的接受和拒斥缺乏具体的规则,置信度函数要多少才是可接受的也缺乏合理性的标准等等,于是出现了关于有关确证和归纳悖论的讨论。

一些坚持归纳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科学哲学家则强调人们必须根据观察才能归纳出可信的假说,然后才能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来继续归纳假说可置信的概率。归纳问题在他们的心目中分解为两个问题即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和证据与假说之间的关系。

20世纪以后,许多科学哲学家都注意到科学知识在其发展过程中,科学理论和经验材料之间的复杂关系,意识到假说-演绎主义和归纳主义的立场都有其片面性。他们注意到科学并不仅仅是对收集来的经验材料的缺乏自信的概括,因为科学家在收集材料时就在一定的理论关注的指导下对材料进行了选择,而且所获得的结论也不仅仅是从材料出发的归纳的外推,而是一种对特定现象的解释、模型和理论,先前的理论和各种背景知识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因此,在归纳与演绎之间相互排斥、非二者择一不可的立场是不可取的。归纳作为整个科学知识增长的一种方法,与其他方法是交织在一起的。

上一篇:可构成公理 下一篇:决定性公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