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辩思潮的批判》
书籍:逻辑百科辞典
关于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研究论文,郭沫若(1892~1978)著,载于《十批判书》,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年初版,1982年编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旧的奴隶制度逐渐崩溃,新的封建秩序在逐渐产生过程中,“名实相怨,绝而无交”,故尔提出“正名”的要求。其后发展而为各派学说的争辩,一部分观念论者追逐着观念游戏的偏向,更流为近于纯粹的诡辩;再其后各家的倾向又差不多一致地企图着把这种偏向挽回过来,重新又恢复到“正名”的实际。待秦代统一六国以后,封建社会的新秩序告成,名实相为水乳,于是名辩的潮流也就完全停止了。该文逐一研讨了孔子以后的列御寇、宋钘与尹文、儿说、告子与孟子、惠施与庄周、桓团与公孙龙、墨家辩者、邹衍、荀子等人对名辩的态度及名辩思想。认为列子“贵正”至少含有正名的成分;公孙龙和儿说可能渊源于宋钘;《经上》、《说上》和《经下》、《说下》在某种主张上是完全对立的,而《经下》、《说下》与公孙龙思想相近,说明墨家辩者至少有不尽相同的两派;荀子所谓的“圣人之辩”侧重在伦理内容,而不是侧重于论理形式。作者得出结论说,名辩思潮不限于名家,而是涉及各家。但是,整个说来,无论是先秦名家、墨家辩者或其它学派,关于名辩的努力,都没有达到纯粹逻辑术的地步。荀子和墨家辩者至多只做了一点正名与推类的工作。